最高人民检察院 | 正义网
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 
网站无障碍
当前位置:首页>>以案说法
【普法小课堂】“能人”帮忙安排工作?小心!这可能是精心设计的“杀熟”陷阱
时间:2025-07-24  作者:傅重辉  新闻来源:  【字号: | |
“只需20万,保你孩子进省厅!”

“15万定金,国企岗位稳拿!”
“包岗包进,未入职全额退款!”

……

这些诱人的承诺背后

竟是一场长达一年的连环骗局

新建检察提醒您:

找工作别信“关系户”,当心钱岗两空!



“能人”卫某的“画饼”骗局





卫某(化名)自称“手眼通天”,专帮人“安排”省厅、烟草局、医院等“金饭碗”工作,靠着这些虚假承诺,先后骗取多位家长近百万元。

然而真相却是:

1.“关系网”人设:卫某刻意营造“人脉广、能量大”的假象,让家长们以为其真有“通天本事”。

2.“定金”变“负债”:收钱后,卫某既不办事,也不退款,钱款全用于个人还债、挥霍。

3.“退部分”掩耳目:为拖延时间,卫某仅退还个别家长少量钱款,剩余款项至今未还。

最终卫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。





“安排工作”骗局为何屡屡得手?




精准拿捏心理:利用家长“望子成龙”的焦虑,虚构“内部关系”人设。


层层套路设陷:以“定金”“打点费”为名索财,以正在找“领导”疏通关系为由骗取信任。


制造信息差优势:编造“内部审批”“保密流程”“领导协调”等虚假说辞,让家长难以核实信息真假,无从查证。


被骗不敢报警:部分家长明知“花钱找关系”不正规,担心举报后不仅钱要不回,还影响孩子前途,不敢报警。



“花钱买工作”本就是违法行为,轻信“能人”只会人财两失!












求职路上,如何防踩坑?检察官送你一份防骗指南:

?警惕“三无承诺”无公开招录、无正规合同、无明确岗位的“工作机会”多是骗局!

?谨慎核实资质:通过官网、人社部门查询招聘信息,勿信“内部渠道”!

?注意留痕交易:转账保留凭证,约定书面协议,拒绝现金交易!

?被骗绝不妥协:发现被骗立即报警,勿因“面子”放任骗子逍遥法外!

找工作没有捷径,

奋斗才是硬道理!

捂紧钱袋子,

远离“关系陷阱”!


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

版权所有: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人民检察院

单位地址:江西省新建区长堎镇新建大道481号
邮政编码:330100 电话:079183732000
技术支持:
正义网 ICP备案号:京ICP备10217144号-1

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