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高人民检察院 | 正义网
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
当前位置:首页>>新检动态
媒体聚焦 |《南昌日报》刊登:洪城护“未” 检爱同行
时间:2025-07-03  作者:  新闻来源:  【字号: | |



▲2025年7月2日《南昌日报》

第04版:综合新闻



洪城护“未” 检爱同行


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,民族的希望。近年来,南昌检察围绕未成年人保护,以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为抓手,打造洪城护“未”防线品牌,积极建立多主体参与、多维度实施、多职能聚合的洪城护“未”防线,形成具有特色的未成年人保护联动工作模式。

法治副校长

倾情守护少年的“你”

在南昌市的中小学校园里,活跃着这样一群特殊的“园丁”——他们身着检察蓝,手持法律“盾”,以法治副校长的身份,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法治蓝天。

未成年人涉世未深,对法律认知有限,怎样让法律知识更易被未成年人接受?我市检察机关法治副校长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设计法治教育内容,让法治教育“活”起来。

“同学们,哪吒一出生就被贴上‘魔丸’的标签,全村人对他避之不及,甚至用石头砸他、骂他是‘妖怪’。这像不像现实中的校园欺凌?”临近“六一”,青山湖区检察院检察官化身“检察官妈妈”,走进辖区校园开展普法活动。

检察官从热门电影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切入,从哪吒视角讲述成长过程中遭受的误解和欺凌,提高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认识,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。

这样的场景,已成为我市检察机关法治副校长履职的常态:青山湖区检察院选派37名检察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,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,量身打造普法课程:低年级学生通过动画、儿歌学习基础法律知识;高年级学生则参与模拟法庭、案例辩论,深入了解法律知识。

安义县检察院打造沉浸式“剧本杀”法治宣传教育体验馆,在法治副校长的带领下,同学们化身“校园事件”里的不同角色,在长达两小时的沉浸式体验中,完成了证据搜集、矛盾激化、辩论调解、还原真相的全过程,让原本晦涩的法律知识变得通俗易懂,更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。

法治教育是法治副校长履职的起点,保护学生合法权益、参与安全管理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、强制报告制度落实……法治副校长能做的还有很多。

“呀,你们这面墙上有墙皮脱落的隐患,要及时修补呀”“好的好的,我们立即进行修补,保证校园安全”“放暑假了,部分孩子沉迷‘烟卡’游戏怎么办”“暑假法治副校长将通过家校平台网络上课,保证法治教育不放假”……南昌县检察院的法治副校长们,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,主动提示校园排除安全管理潜在风险点,使校园环境更加平安和谐。

我市检察机关大力推动法治副校长实职化履职,在预防、保护、治理上持续发力,助力平安校园建设。持续监督落实“一号检察建议”,会同教育部门定期实地调研和会商研判,及时堵塞校园安全管理漏洞;持续深化防治学生欺凌工作,在学生欺凌案件中开展分级干预,一体落实惩戒、警示、教育、预防;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,深入开展“法治心育进千校”活动,融合心理知识、法律规定和典型案例,研发预防网络沉迷课件,普及网络犯罪预防和自我保护知识。

育人以法,润物无声。近年来,我市检察机关选优配强法治副校长,共指派254名检察人员担任南昌地区402所学校的法治副校长,对南昌地区乡村学校实现全覆盖式挂点,联合教育、团委、民政、司法等部门打造“检察蓝+红领巾”校园普法巡讲品牌,2023年以来,已开展“法治进校园”活动1045场次。

“检察+N”

携手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

近年来,我市检察机关持续落实强制报告制度,照亮未成年人保护的“隐秘角度”。联合公安、教育、民政、卫健委面向南昌市旅馆、宾馆、酒店等住宿场所,学校、培训机构、居民(村民)委员会等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群体较为集中场所“全覆盖”投放张贴强制报告制度海报,营造履职强制报告的良好氛围。同时,全市检察机关对强制报告线索处置情况实施跟踪监督,推行侵害未成年人案件“是否报告”每案必查制度,建立落实情况倒查机制,督促相关部门加强责任追究,切实让强制报告制度“长出牙齿”。

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要举全社会之力,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。

我市检察机关坚持“四大检察”综合履职,深化未成年人权益保护,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。联合公安、教育、民政、团委、妇联等15家具有未成年人保护职能的单位、组织,积极打造多主体参与、多维度实施、多职能聚合的洪城护“未”防线,建立了29项工作协作机制。

护花更须众人力,春风化雨无尽时。当前,我市已构建起具有南昌特色的“家庭、学校、社会、网络、政府、司法”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体系。为推动该体系在信息共享、资源调配、跟踪落实等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,我市检察院还大力促进洪城护“未”防线工作品牌在市级层面深化建章立制、县区层面强化落地落实,形成横向联动、上下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大格局,持续推动南昌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向更为专业、更加全面、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。

携手并进

赋能家庭教育让守护“家”倍

“检察官阿姨,我考上了!”一个宁静的午后,新建区检察院未检检察官接到了一条报喜信息,一名经过帮教后的迷途少年考上了本科院校。

“小武(化名)是一名涉罪未成年人,经检察机关审查,小武由于家庭教育缺失、家庭监护不当、法治意识淡薄而‘误入歧途’,综合考量其涉罪情节、主观恶性、认罪认罚等因素,依法对其作出附条件不起诉,并设置6个月考察期。”检察官告诉记者。

考察期间,检察机关+司法社工+妇联对其开展联合帮教,并对其父母制发《督促监护令》,针对性开展家庭教育指导,并予以持续跟踪回访。小武父母的教育理念得到明显改善,亲子关系逐步缓和。帮教期间,小武在拳击比赛中获得冠军,如愿考上本科院校。

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,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、家庭的幸福安康、社会的和谐稳定。我市检察机关将检察保护赋能家庭保护,全面落实家庭教育指导工作,强化家庭监护责任,提升家庭教育能力。

针对监护缺位、监护不力的“甩手家长”,我市检察机关结合涉案未成年人犯罪原因、社会危险性等依法发出《督促监护令》,并对其开展家庭教育培训,为涉案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,真正实现让爱和监管归位。我市检察机关联合妇联、关工委等部门在全市建立了15个多功能家庭教育指导站,为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,通过广泛引入司法社工、心理咨询师、家庭教育指导师等社会专业力量,形成‘检察推动、部门联动、社会参与’的协同格局。

“家是什么”“在你眼中,孩子有什么优点”“你给父母打几分”……在南昌市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,在检察干警和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引导下,孩子与家长敞开心扉,分享彼此的内心。

今年“六一”前夕,市检察院、市妇联、西湖区检察院、西湖区妇联共同打造了南昌市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,以公益活动、专业介入、个案咨询等形式面向未成年人家庭开展专业化、系统化、常态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,传播科学家庭教育观和法治理念,营造全社会重视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。今年6月,最高检调研组、全国妇联调研组实地调研了该家庭教育指导中心。

据统计,目前南昌市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已经开展了10余场活动,覆盖孩子及家长500余名,活动场场爆满,普遍反响热烈。


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既是家事,也是国事。我市检察机关将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,充分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和家庭教育规律,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依托南昌市检察机关洪城护“未”防线未成年人检察品牌工作的辐射优势,发挥法律监督职能,以检察保护赋能家庭保护,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更高要求,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



来源:南昌日报


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
扫黑除恶
【普法小课堂】知识产权日,一起“涨知识”!

版权所有: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人民检察院

单位地址:江西省新建区长堎镇新建大道481号
邮政编码:330100 电话:079183732000
技术支持:
正义网 ICP备案号:京ICP备10217144号-1

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